台南 — 衛戌病院

台南 — 衛戌病院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5

2015年6月

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生活的舒適,而是因為活的有希望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5

台北 — 日星鑄字行

2016年10月

延伸閱讀

 

台北 — 日星鑄字行

北投瀧乃湯

北投瀧乃湯

台南 — 順風號2

2015年6月

或許我們可以先作半個朋友,從影子開始

 

台南 — 順風號2

北投吟松閣

北投吟松閣

北投中和禪寺

北投中和禪寺

台南 — 安平樹屋

2014年8月

 

安平樹屋位於德記洋行隔壁,原為洋行倉庫,現存規模為日據時代增設,戰後改為台鹽倉庫,曾荒廢半個世紀任由榕樹寄生,因而形成特有「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屋樹共生奇景。

台南 — 安平樹屋

日本奈良 — 東大寺

2015年2月

 

日本奈良 — 東大寺

台鐵 台北機廠

日 昭和十年 (1935)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五段48號
http://railway.net.tw

最早的「台北鐵道工場」位在塔城街,由於台灣鐵道版圖擴張,為了維持足夠的維修能量,1930年「新台北鐵道工場」起工,至1935年10月底完成,戰後改稱為台北機廠。基地略呈梯形,面積約19公頃。

高峰期曾有5工區17工場,至2012年1月30日之前,則是大致分為4大工區(場區)下轄12個工場。除了四大工區以外,廠區內還有露天大吊車、遷車台、總辦公室與澡堂、籃球場、大禮堂等休憩設施。原有的技工養成所裁撤後已改作文物室使用。由於市民大道高架橋穿越等因素,目前基地面積為17.04公頃。1935年初落成時,台北機廠還在一片稻田裡,如今已被大樓包圍。臺北機廠除設有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總務室、勞工安全衛生室之外,另有技術組、工作組、材料組與十二工場[1]:柴電工場、 內燃機工場、電機第一工場、電機第二工場、電機第三工場、組立工場、機器工場、工機工場、通用工場、車件工場、客車工場、鈑金工場。

台鐵 台北機廠

台南 — 水晶教堂

2015年6月

只要有愛,生命趨光而來

 

  • 台南市北門區舊埕200號

 

台南 — 水晶教堂

台南 — 鹿早茶館

台南 — 鹿早茶館

北投民俗文物館

北投民俗文物館

北投穀倉

北投穀倉

台南 — 四草綠色隧道

2015年6月

與老樹相較,人生有很多興衰不值得一提,樹木的光影只要伴隨一絲和風,就能讓自我從層層思緒中解放,重新珍惜總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口氣。

 

 

台南 — 四草綠色隧道

台東 — 阿水工房

2014年7月31日

  • 台東市中興路二段191號 (東糖文化創意園區)
  • 電話:089-236377, 0953-091101
  • 阿水工房 Facebook

 

台東 — 阿水工房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4

2015年6月

無窮的變化裡,仍有一種近似永恆的秩序,一種全然的踏實安全感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4

北投善光寺

北投善光寺

竹山 天空的院子

日據時期民宅
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頂林路562-1號

 

竹山 天空的院子

北投慈航禪寺

北投慈航禪寺

台北 紀州庵

日 大正2年~昭和3年(1917~1928)

 

 

台北 紀州庵

台南 — 衛屋茶事

2015年6月

無窮的變化裡,存在近似永恆的秩序。坐下,與深邃的寧靜,聊聊下一個旅程的開始。

 

 

台南 — 衛屋茶事

台南 — 謝宅四 (2)

2014年8月

 

台南 — 謝宅四 (2)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2

2015年6月

只要有愛,生命趨光而來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2

台南 — 愛國婦人會

台南 — 愛國婦人會

台北市 — BLUENOTE 藍調

2015年7月

在人生隱秘微小的皺摺裏,每一寸脆弱之處,青春呀,財富呀,愛情呀,希望呀,全部默默無聲。長夜漫漫,溫柔地等待天亮吧!
 

 

台北市 — BLUENOTE 藍調

北投普濟寺

北投普濟寺

城風往事1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7B)

2015年3月

 

城風往事1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7B)

北投地熱谷

北投地熱谷

台南 — 知事官邸

台南 — 知事官邸

台北 殷海光故居

日 昭和20年 (1945)
台北市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


台北 殷海光故居

台南 — 謝宅四 (1)

2014年8月

 

台南 — 謝宅四 (1)

大稻埕辜宅 (榮星幼兒園)

大稻埕辜宅 (榮星幼兒園)

台北 小白宮(專賣局南門工場)

日 明治35年(1902)

 

 

台北 小白宮(專賣局南門工場)

北投覺風佛教藝術教育園區

北投覺風佛教藝術教育園區

台南 — 謝宅四 (3)

2014年8月

 

台南 — 謝宅四 (3)

舊城記憶1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後)

2015年3月、4月

  • 舊城記憶3—整修前(F206)
  • 舊城記憶2—整修中(F206)
  • 城風往事1(F207B)
  • 城風往事2(F207B)
  • 青楓紅城(C272)
  • 延伸閱讀:陽明山生態古蹟護育聯盟
  • 延伸閱讀:發現台北新年輪—山仔后美軍眷舍群
  • 延伸閱讀:陽明山美軍眷舍群線上攝影展
  •  

舊城記憶1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後)

台南 — 州立農事試驗場丁種官舍

台南 — 州立農事試驗場丁種官舍

台北書畫會 (原幸町職務官舍群)

日 約大正9年 ~ 昭和15年 (1920~1940)
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

台北書畫會 (原幸町職務官舍群)

北投周氏節孝坊

清 咸豐11年(1861年)
臺北市北投區豐年路一段三十六號

周氏,名絹,淡水廳人,生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卒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享年五十九歲。周氏早年嫁至臺北淡水廳芝蘭二堡北投頂庄陳家,是淡水廳儒生陳玉麟的妻子。陳玉麟小她兩歲,家中以經營雜貨業維生,店號為「陳柏記」。陳玉麟英年早逝,卒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享年二十五歲,遺留下兩子交由周氏獨立撫養。周氏侍奉翁姑至孝,撫育二子,各有所成。

周氏逝世後,其堅貞事蹟合節孝旌表賞銀建坊之例,由閩浙總督劉韻珂、內閣中書陳維英奏聞,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旨諭立坊表揚。「周氏節孝坊」於咸豐十一年(1861)建成,因牌坊的設立,北投區豐年路一帶曾有「孝坊」之稱。在當時,如果有官員經過此地,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徒步徐行,以表尊敬。

北投周氏節孝坊

台南 — 神農街

2015年6月

生命的任性與厚實,遠超過你的了解。動彈不得的人生,才值得憐惜….

 

台南 — 神農街

台東 — 公東聖堂 (室內)

2015年10月

在燦爛裡的斑駁,我就走在祂時光的裡面,感受祂的榮耀與信念…..

延伸閱讀

 

台東 — 公東聖堂 (室內)

台北 專賣局

日 大正11年(1922)

 

 

台北 專賣局

日本 — 白川鄉 • 合掌村

日本 — 白川鄉 • 合掌村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2014年8月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日 大正14年 (1925年)
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2號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為臺灣較少見的佛教石窟,佛教密宗護法神有五大明王,包括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與剛夜叉明王等,又稱為五大尊。另又有八大明王或十大明王,皆護法神,所以其神態多為威猛之形。又有謂不動明王為大如來之化身,屬密教之真言宗,在臺灣並不多見。

不動明王的神像其左手提繩,據說可捆鬼靈,右手握創,可以降魔。北投不動明王石窟利用岩石鑿洞,內供奉石雕神像。1925年日人左野莊太郎為配合其所經營之溫泉旅館而倡建,規模小巧,前有手水臺及近來所建拜亭,洞旁清泉飛瀑,景色幽雅,可謂北投勝景之一。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台北 行天宮

民國 57年 (1968)
台北市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台北 行天宮

蘭嶼 — 環島公路

2014年7月5日

蘭嶼 — 環島公路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日 明治31年 (1898年)
臺北市北投區新民路60號

日治初期,日本台灣守備軍醫部長藤田嗣章看上北投溫泉的療效。在大正初年(1910年代) 由他主導興建「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日俄戰爭之際,日軍自遼東半島送來大量傷兵到北投療傷,意外發現地熱谷與北投溪中存有治癒功能的放射性物質。因此,讓北投溫泉一時聲名大噪。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此處成為治療軍中精神病患的總醫院,原稱「國軍八一八醫院」,近年改名為「國軍北投醫院」。

今日的國軍北投醫院,早已興建新興大樓。而日治時期所建的建築,建築物順著山坡等高線配置,前後數列並排,但現只保存當時為入口及行政部門的第一棟。建築物是屬於典型的「內地移植型」,將日本建築直接移植過來。但有依照台灣的氣候稍作改良。加設走廊、加高台基和增設雨淋板,加強防曬和防潮的功能。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台東 — 台東大學圖書館

2015年10月

 

台東 — 台東大學圖書館

城風往事2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7B)

2015年4月

 

城風往事2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7B)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1樓房)

2014年8月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1樓房)

師大禮堂 (原台北高等學校講堂)

日 昭和4年(1929)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師大禮堂 (原台北高等學校講堂)

北投硫磺谷

台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00號

硫磺谷(大磺嘴)是一東西向延伸的谷地,長約700公尺,南側是一陡立峻峭的山壁。谷地內為數條斷層所貫穿,這些斷層與本區的溫泉活動有直接的關係。谷地內的熱液活動範圍約達1200平方公尺,區內岩石受熱液換質作用以局部形成矽化;噴氣孔周圍美麗的硫磺結晶,是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所化合,或硫化氫氧化所造成的。清朝初年,郁永河被官方派至台灣採集硫磺。在他尋訪之後落腳北投,開始了大磺嘴採硫的歷史。

光緒十三年(1887年),劉銘傳任臺灣巡府,將採礦成果歸官收買出賣,如此開採量大增,自全台腦磺總局成立到臺灣割讓給日本的八年間,光是硫磺就出口了2,508噸之多。目前本區地熱水之利用方式為:由台北自來水公司鑿地熱井引水注入,自然加熱後供應北投、天母地區住戶使用

北投硫磺谷

台南 — 仁德糖廠(十鼓文創園區)

2015年6月

交錯複雜的機械世界,仍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出探究,被遺落的風華。

 

 

台南 — 仁德糖廠(十鼓文創園區)

舊城記憶3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前)

2014年10月

 

舊城記憶3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前)

蘭嶼 — 東清村日出

2014年7月7日

蘭嶼 — 東清村日出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2樓房)

2014年8月

 

台南 — 保安路謝宅 (2樓房)

長老教會北投教會禮拜堂

日 大正年1年 (1912年)
台北市北投中央南路1段77號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是由加拿大來臺的傳教士吳威廉 (William Gauld) 於日大正年1年 (1912年) 所設計建造,也是臺北附近僅存的古老教堂之一。當時附近信徒多為北投的平埔族人,在臺灣近代宗教發展史上具有見證之價值。

這座以紅磚及木屋架構成的小教堂,風格接近英式鄉村教堂,正面中央設入口,室內空間尺度親切,予人以溫暖之感。它的外牆使用加強耐震的扶壁,頗具特色。

二十世紀初年由吳威廉所設計的教堂大都已改建,北投教堂為僅存的孤例。

長老教會北投教會禮拜堂

日本 — 金澤古城

日本 — 金澤古城

台北琴道館 (原幸町職務官舍群)

日 約大正9年 ~ 昭和15年 (1920~1940)
台北市齊東街53巷11號


台北琴道館 (原幸町職務官舍群)

台東 — 史前博物館

2015年10月

台東 — 史前博物館

北投安國寺

日 昭和15年 (1940年)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01巷10號

安國寺,座落6000坪的小山丘上,居高臨下,坐觀台北市全景,左可遠眺陽明山,右邊是觀音山。

安國寺開山住持瀛妙和尚生於清 光緒17年 (民國前21年,1891年),祖籍福建省金門縣。昭和4年(民國18年,1929年)發心出家。

昭和13年 (民國27年,1938年),瀛妙和尚將私產變賣,並向銀行貸款購買現址。由於經費有限,無法顧用工人興建,一切開懇便由自己擘劃並參與工作,歷時兩年完成大殿工程,取名:「慈善堂」。民國34年台灣光復,瀛妙和尚有感於國家多難,而更名為「安國寺」,從此專心於佛法之研究及弘揚。民國62年,瀛妙和尚於打坐中圓寂(83歲),弟子們決定將其保持趺坐而葬。當時遍詢各棺木店無人願意做罕見轎棺,就在時有一店主之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即說:「我三天前做一個夢,夢見一轎,四周金光閃閃,裡面坐一個和尚!」於是店主願為和尚做一轎棺。

民國72年,瀛妙和尚圓寂十週年弟子們決定為其拾骨,開墓時一陣檀香,其肉身定相好端嚴,體呈琥珀色,鬚、髪、指甲、眼珠、舌頭具在,而且神情如生前一般,是國內第三位肉身菩薩。民國80年,寺產交由佛光山接管至今。

北投安國寺

台南 — 順風號1

2014年8月

順風,讓我感覺屋主剛出門,我像是他的兒時玩伴,隨意地進入他的生活空間,做自己。

 

 

台南 — 順風號1

青楓紅城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C272)

2014年10月

 

青楓紅城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C272)

日本 — 北國街道 • 安藤家

2016年2月

延伸閱讀

 

日本 — 北國街道 • 安藤家

舊城記憶2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中)

2015年3月

 

舊城記憶2 — 陽明山美軍眷舍群 (F206 整修中)

北投法藏寺

日 昭和3年 (1928年)
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56號

北投法藏寺,日治時代為新北投曹洞宗布教所,由妙吉法師等創立於昭和3年 (1928年),位於北投溫泉路的小山腰上,廟區建於陡坡上。寺宇大雄寶殿分上下兩層,上層供奉著高數丈金身趺坐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寺前遠眺,淡水河下游平原盡在眼底,展望良好。

法藏寺山門有偈題曰:「法界圓融,翠竹黃花無非般若藏經方廣,青山綠水盡是禪機」,頗能襯托法藏寺在山中的寫照。

法藏寺的另一個難得的因緣是與東初老人間的關係。釋東初 (1908年9月22日-1977年12月15日),俗姓范,法名鐙朗,法號東初,江蘇泰縣人,為近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大師,繼承曹洞宗法脈,被尊稱為東初老人,東初長老。

東初老人於1920年江蘇觀音庵靜禪老和尚披剃,1929年於寶華山受具足戒,1934年自太虛大師創辦的廈門閩南佛學院畢業,1935年於鎮江焦山定慧寺,受曹洞宗智光和尚付法,繼承曹洞宗法脈,東初老人1949年抵台,同時將中國佛教會招牌遷帶來台,擔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同年假北投法藏寺創辦《人生雜誌》。1950年閉關閱藏於北投法藏寺,為期3年。1955年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作為推展佛教文化、教育等弘法利生之基地;先後影印《大正大藏經》,創辦《佛教文化》季刊,每年舉辦冬令賑濟。1967年應中華學術院之聘,任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1977年12月15日,無疾坐化,世壽七十一。

東老以太虛大師逝後的佛教改革事業追隨者為職志,畢生推行佛教文化、護國衛教,是法鼓山聖嚴法師與慈光山聖開法師的入門師父。現今的法鼓山,便是由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發展而來。

北投法藏寺

228國家紀念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

日 昭和5年(1930)
臺北市南海路五十四號


228國家紀念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

日本 — 高岡山 • 瑞龍寺

日本 — 高岡山 • 瑞龍寺

台東 — 優波提舍

2015年10月

台東 — 優波提舍

蘭嶼 — 傍晚

2014年7月6日

蘭嶼 — 傍晚

宜蘭 二結穀倉

日 昭和三年 (1928)
宜蘭縣五結鄉復興中路22號

二結農會穀倉起造於昭和三年 (1928) 年,首先興建「二結第三事務所」,至昭和十年 (1935) 陸續增建「儲穀倉庫」與「碾米工廠」,完成穀倉之主題建築,於民國六十八年 (1979) 二結辦事處儲穀倉庫落成啟用。近年來農業技術科技化,儲米、碾米技術改良,致使二結穀倉漸失其重要性,而遞漸閒置,於民國七十二年 (1983) 年正式停用。民國八十七年,宜蘭縣政府指定二結穀倉為宜蘭縣縣定古蹟。

並同步進行古蹟保存區劃設,同時於民國八十八、八十九年委託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進行「史蹟調查研究與古蹟修復計畫」等工作。民國九十年進行「宜蘭縣五結鄉二結穀倉修復計畫」,將二結穀倉經營成「二結稻農文化館」的休憩、交誼空間之延伸,經營文化藝術相關事項,發展成為「二結人的大稻埕」,也是「民間的文化中心」。原穀倉辦事處之辦公空間,規劃為主題餐廳之主要用餐區,並為稻農文化園區之主入口空間。餐點以販售在地農產、米食、名產及手工藝等商品為主。原穀倉之西側廊,規劃為本稻農文化園區之主題商店空間;東側走廊,作為本稻農文化園區之常設展示空間。儲穀倉庫保留兩個倉槽,作為稻米倉槽實境展示區及倉槽構造之展示學習區。

其餘八個倉槽各別依稻農文化不同主題分別策展。原儲穀倉庫1F中央輸送帶廊道,轉化成兼具展示與通道之功能。以儲穀倉庫2F中央走道作為觀覽通道,以十個倉槽及屋架空間夠成相關大型古農具之展示環境。戶外空間除展示牛車、脫殼機等大型農具外,並搭配二結車站環境景觀打造一結鐵路車廂做為公共廁所。為此打造多功能文藝休閒園區。

宜蘭 二結穀倉

花蓮南安

花蓮南安

台南 — 321巷藝術聚落

台南 — 321巷藝術聚落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3

2015年6月

人生的精彩,總在落幕時刻紛湧而出,記得,帶著微笑謝幕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3

嘉義 — 史蹟資料館

2015年6月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嘉義 — 史蹟資料館

日本 — 金澤 • 兼六園

日本 — 金澤 • 兼六園

日本 — 東街茶屋 • 懷華樓

2016年2月

延伸閱讀

 

日本 — 東街茶屋 • 懷華樓

台南 —鹿角枝

2014年8月

 

台南 —鹿角枝

台東 — 公東聖堂 (外觀)

2016年10月

無窮的想像力,對於生命。無憾的熱血追尋,對於夢想。服膺于堅定的信仰,相信,繼續前進。

延伸閱讀

 

台東 — 公東聖堂 (外觀)

霧峰林家 宮保第大花廳

清 同治9年~光緒21年(1870~1895)

霧峰林家 宮保第大花廳

台北 — 誠品行旅

2015年4月

 

台北 — 誠品行旅

台北 — 李吉他松菸店

睿智通達,是在磨練中滋長的

台北 — 李吉他松菸店

蘭嶼 — 氣象台

2014年7月6日

蘭嶼 — 氣象台

臺大醫院1

臺大醫院1

台南 — 糖蜜罐(十鼓文創園區)

2015年6月

交錯複雜的機械世界,仍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出探究,被遺落的風華。

 

 

台南 — 糖蜜罐(十鼓文創園區)

高雄 — 舊振南

高雄 — 舊振南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1

2015年6月

 

 

台北 — 丰田設計新辦公室 1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

台南 — 安平夕遊出張所

2014年8月

 

台南 — 安平夕遊出張所

北投梅園

北投梅園

台東 — 萬富商號

2014年7月31日

  • 台東市中興路二段191號 (東糖文化創意園區)
  • 電話:(08) 923-3590
  • 萬富商號Facebook

 

台東 — 萬富商號

台南 — 文青好好笑

2015年6月

太陽未出時,全世界都像一個夢,唯有月亮是真實的。太陽出來後,全世界都真實了,唯有月亮像一個夢
 

 

台南 — 文青好好笑

台南 — 林百貨

2014年8月

 


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台南人俗稱五棧樓仔,是日本山口縣人林方一投資,1931年由當時任臺南州地方技師兼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的梅澤捨次郎設計,屬末廣町「店鋪住宅速成會」街屋中最大的一間,1932年完工落成,12月5日開幕,投資人林方一卻不幸在開幕前因病過世,林百貨僅比全台第一家菊元百貨公司(台北,建築已拆除)晚一週開幕。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林百貨因為鄰近市區政經中心因而受到轟炸波及。戰後改制後的台灣製鹽總廠(後改為台鹽實業)與「鹽務警察」共用林百貨做為辦公處所,頂樓則作為防空戰備之用,1977年,鹽警因為鹽稅停徵後,鹽警改制為保三總隊,全棟大多為台鹽所使用,後來辦公處遷往健康路台鹽現址。1998年,林百貨才被列為市定古蹟,並於2013年中修護完成。

相隔81年後,2013年林百貨古蹟修護完成。林百貨以台南文化百貨店的型態新生,成為台南新摩登時代的窗口,述說一個新生春芽的台南新故事,台南的新生活運動就此開展。

台南 — 林百貨

台南 — B.B.ART

2015年6月

以開放的心靈,領會他人的感動。

 

 

台南 — B.B.ART

中和 世界宗教博物館

2001年
新北市永和區中山路一段236號7樓
http://www.mwr.org.tw/



世界宗教博物館在於促進所有人種和宗教彼此間的敬重,以應對現代社會逐漸複雜的各項挑戰,是一座人類靈性的博物館。

世界宗教博物館不代表任何宗教,也不對任何宗教做僭越的變動,其教育宗旨:教導觀眾認識宗教與宗教生活,提供資訊和指導性經驗,以了解宗教教義表現的豐富性,認知到各宗教間有相似處,也有差異性,並以此認識為根基,發展出世界各人種之間的體諒、和平與愛。

中和 世界宗教博物館